在人体的众多器官中,脑血管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为大脑输送着源源不断的血液和营养,维持着大脑的正常功能。了解这些 "无声杀手",做到早发现、早预防,对老年人的健康至关重要。
一、高血压:悄然破坏血管的 "隐形凶手"
高血压是老年人常见的慢性病之一,也是侵蚀脑血管的重要 "无声杀手"。许多老年人虽然知道自己患有高血压,但却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认为只要没有明显的不适症状就无需治疗。然而,长期的高血压会对脑血管造成极大的损害。
二、高血脂:血管内的 "脂质堆积炸弹"
高血脂,即血液中的脂质含量过高,包括胆固醇、甘油三酯等。这些多余的脂质会在脑血管壁上沉积,形成粥样硬化斑块,就像水管内的水垢一样,逐渐堵塞血管,导致脑血管狭窄,血流不畅。当斑块破裂时,还会形成血栓,随血液流动阻塞脑血管,引发脑梗死。
三、糖尿病:甜蜜的 "血管破坏者"
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长期的高血糖会对全身的血管造成损害,包括脑血管。高血糖会导致血管内皮细胞受损,促进血小板的聚集和血栓的形成,同时还会加速动脉硬化的进程,使脑血管变得狭窄、脆弱。糖尿病患者发生脑梗死、脑出血等脑血管疾病的风险明显高于正常人。
四、心房颤动:引发脑卒中的 "无声隐患"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房颤发生时,心房失去了有效的收缩功能,血液在心房内淤积,容易形成血栓。当血栓脱落并随血液流动到脑血管时,就会堵塞脑血管,引发脑梗死,即脑卒中。房颤患者发生脑卒中的风险是正常人的 5 倍以上,而且房颤引起的脑卒中往往病情较重,致残率和死亡率较高。
然而,很多房颤患者并没有明显的症状,或者仅仅表现为轻微的心悸、气短等,容易被忽视。有些老年人甚至在发生脑卒中后才被诊断出患有房颤。因此,老年人应定期进行心电图检查,特别是那些有心脏病史、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的人群,以便早期发现房颤。一旦确诊为房颤,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包括控制心率、预防血栓形成等,以降低脑卒中的风险。
五、颈动脉狭窄:大脑供血的 "交通瓶颈"
颈动脉是向大脑供血的主要血管之一,当颈动脉发生狭窄时,会导致大脑供血不足,出现头晕、头痛、记忆力减退、视力模糊等症状。严重的颈动脉狭窄还可能导致脑梗死,因为狭窄处的斑块容易破裂、脱落,形成血栓阻塞脑血管。


肾囊肿的源头已找到,烟酒排末位,第一名很多人天天都在做!
六、吸烟与酗酒:伤脑的 "不良习惯杀手"
吸烟和酗酒是两种不良的生活习惯,它们对脑血管的损害也是不容忽视的。吸烟时,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进入血液,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促进动脉硬化的形成,同时还会增加血液的黏稠度,容易形成血栓。长期酗酒会导致血压升高、血脂异常,还会对肝脏造成损害,影响脂质的代谢,进一步加重脑血管的损害。
老年人应提高对脑血管健康的重视,了解这些 "无声杀手" 的危害,定期进行体检,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控制基础疾病,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以保护自己的脑血管健康,享受健康幸福的晚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