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警提醒:超过60周岁的老年人,有这6点需要留心,不能随便驾车,是哪六点你知道吗
来源:网络 若侵即删 | 作者:网络 佚名 | 发布时间: 2025-04-19 | 6 次浏览 | 分享到:

交警提醒:超过60周岁的老年人,有这6点需要留心,不能随便驾车,是哪六点你知道吗
播报文章

来自黑龙江


高温黑色胶皮丁腈橡胶板绝缘垫高压防滑胶垫3mm阻燃减震橡胶板

1688批发网 . 广告x


一、准驾车型限制

根据相关规定,年满 60 周岁的驾驶人,驾驶车型受到严格限制。不能再驾驶大型客车、牵引车、城市公交车、中型客车、大型货车、无轨电车和有轨电车等车型。这是因为这些车型操作复杂、车身较大,对驾驶者的体力、反应速度和操控能力要求较高,60 岁以上老人往往难以满足这些要求,驾驶此类车辆极易引发安全事故。60 周岁后,老人可选择的准驾车型范围缩小至小型汽车(C1)、小型自动挡汽车(C2)、轻便摩托车(F)。年满 70 周岁的老人,只能驾驶小型汽车(C1)、小型自动挡汽车(C2)、轻便摩托车(F)。这是基于对老年人身体状况的考虑,这些车型相对操作简单,更适合老年人驾驶。

二、驾驶证更换

年满 60 周岁,持有大型客车(A1)、牵引车(A2)、城市公交车(A3)、中型客车(B1)、大型货车(B2)准驾车型驾驶证的老人,需到机动车驾驶证核发地或者核发地以外(居住地)的车辆管理所换领准驾车型为小型汽车(C1)或者小型自动挡汽车(C2)的机动车驾驶证。这一规定是为了确保老年人驾驶与其身体条件相适应的车辆。若不及时换证,继续驾驶原准驾车型,将面临罚款、扣分等处罚,一旦发生事故,后果不堪设想。年满 70 周岁,持有普通三轮摩托车(D)、普通二轮摩托车(E)准驾车型驾驶证的老人,应到机动车驾驶证核发地或者核发地以外(居住地)的车辆管理所换领准驾车型为轻便摩托车(F)的机动车驾驶证。

三、身体条件检查

年龄在 70 周岁以上的机动车驾驶人,每年都要进行一次身体检查,并在记分周期结束后三十日内,提交县级或者部队团级以上医疗机构出具的有关身体条件证明给车辆管理所。通过体检,可及时了解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如视力、听力、反应能力等是否符合驾驶要求。若未及时提交身体条件证明,驾驶证将无法正常使用。这是对老年人自身及其他道路使用者的负责。60 周岁以上未满 70 周岁的老人,虽未强制要求每年体检,但身体机能下降,也应定期体检,关注自身健康状况,如有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应及时就医并避免驾车。医生建议不宜驾车时,应听从建议,暂时或永久停止驾车。

四、身体机能变化

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身体机能逐渐下降。视力方面,可能出现视力模糊、远视或老花情况,影响对交通标志、路况的判断。听力也可能有所下降,无法及时察觉周围车辆的喇叭声等警示信号。记忆力与反应能力同样会急剧下降,遇到突发状况时,反应不够迅速,处理问题能力变弱。这些身体机能的变化大大增加了驾驶风险。70 多岁的老人应定期进行眼科和听力检查,确保视力和听力满足安全驾驶要求。一旦发现问题,及时就医治疗。老年人要时刻关注自身身体状况,若出现记忆力或反应能力下降情况,及时就医,必要时减少驾车出行。

五、心理与情绪管理

步入老年,部分人可能会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这些负面情绪会严重影响驾驶状态,导致注意力不集中、判断失误,增加交通事故发生几率。在驾驶过程中,老年人要保持良好心态,及时消化负面情绪。若近期情绪不佳,尽量避免开车,选择其他出行方式。家人也要关注老人心理状态,教老人一些放松身心的方法,帮助他们缓解紧张和焦虑情绪,确保驾车时状态良好。

六、日常驾驶习惯


60 周岁以上老人驾车时,要养成良好驾驶习惯。尽量短途出行,长时间驾车易疲劳,而疲劳驾驶是安全行驶的大忌,建议每次驾驶不超过一小时。避开高峰时段,高峰时段道路拥挤,老年人驾车在拥挤路段更容易被挤、被催促,影响行车安全。减少特殊天气行车,雨、雪、雾等恶劣天气,能见度低,路面湿滑,是事故多发时段,夜间能见度低,视线模糊,特别是在没有路灯的道路上行驶,也容易发生事故,所以应尽量减少夜间出行。有慢性病的老年驾驶人,车上一定要携带常用药物,一旦发生紧急状况要立即靠边停车、及时吃药、寻求帮助,驾车外出最好结伴而行。日常保养要坚持,开车耗费体力,老年人长时间驾车后,睡前最好用热水泡脚,睡时将小腿和脚稍微垫高,以防下肢水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