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元剑门关
剑门关景区,是首批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剑门蜀道风景名胜区”的核心景区,也是国家级森林公园。
剑门关位于四川广元剑阁县境内,紧邻成(都)绵(阳)广(元)高速公路和宝(鸡)成(都)铁路,集雄、奇、幽、秀的自然风光于一体,汇汉、唐、宋、清的诗人于一地。剑门关是古蜀道上最险要的关隘,扼守着四川的北大门,被公认为“天下第一雄关”,李白叹其“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杜甫诗云“惟天有设险,剑门天下壮”。自古以来,剑门关就是兵家必争之地,也是文人骚客神往之处。梁武帝曾在此出家修行;唐玄宗曾经过此地到四川避难;张载、李白、杜甫、白居易、岑参、骆宾王、陆游、杨锐等都曾到此游历,并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篇。
剑门关景区风光秀美,古迹众多。大小剑山连山绝险,七十二峰绵延起伏。登上关楼,远眺长安,历史硝烟犹在眼前;伫立峰巅,松风浩荡,剑门雄姿一览无余。梁山古寺,源远流长;翠云长廊,古柏森森;姜维镇关,神工鬼斧;翠屏风光,秀色可餐;剑门细雨、绝壁夕照,更是闻名天下……
作为剑门关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翠云廊,又称“皇柏大道”,是由近万株苍翠的行道古柏组成的绿色长廊,是迄今最古老、保存最完好的古代道路交通系统,被誉为“世界第一古道”、“陆上交通活化石”,堪与“罗马古道”媲美。
巍巍剑门,既是一处充满诗情画意的旅游胜地,又是一处光辉灿烂的文化宝库。优美的自然风光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孕育了剑门豆腐、剑门绿茶、剑门火腿、剑门手杖等诸多名优土特产品。
广元翠云廊:
翠云廊,又称“皇柏”、“张飞柏”,是近万株苍翠的行道古柏组成的绿色长廊。位于剑阁县境内,分布在300余里的古驿道上。虽经经千古沧桑,仍然生机盎然。是世界罕见的人工植造的古老行道树群体,被誉为世界奇观,蜀道灵魂。
翠云廊以剑阁县城为中心,东至阆中,西至梓潼,北至昭化。她像绿色巨龙,沿着起伏的山峦,跨越深涧沟壑,蜿蜒曲折,蟠环在剑阁古驿道上。她那雄伟的气势,翠绿的姿态,宏大的体魄,为历代文人墨客所描绘讴歌,令古往今来的游人倾倒。清代诗人乔钵赞美道:“剑门路,崎岖凹凸石头中。两旁古柏植何人,三百里程十万树。翠云廊,苍烟护,苔花阴雨湿衣裳,回柯垂叶凉风度。无石不可眠,处处堪留句。龙蛇蜿蜒山缠互。休称蜀道难,莫错剑门路。”从此,“翠云廊”这个充满诗情画意的名字便成了“剑门路柏”的雅名。
远望翠云廊,她像一条莽莽苍苍的长龙,逶迤于崇山峻岭之间。身临其中,又如一条浓绿欲滴的翡翠画廊,溢彩流辉将拥抱。古蜀道像裹着绿色的绒毡,大地因她而显得格外秀美;山河因她显得更加壮观;游人因她而显得更加精神。千百年来,翠云廊古柏累受天灾人祸的袭击,而今保存下来的只有廊道古柏7900多株。虽然比原规模小了许多,但气势如故,古貌犹存。加之有成林成片的中、幼柏树群陪衬,使素有“柏木之乡”美称的剑阁山区倍添秀色。根据多方考证和大量的史料证明,这些古柏并非一朝一代的产物,更非某个人的功劳,而是秦代以来历代劳动人民用汗水浇灌形成的艺术珍品。在翠云廊各段抽样调查的900多株古柏中,胸径2米以上的有7株;1.8至2米的86株;1.5至1.7的363株;1米至1.4米的854株;1米以下的669株。这说明翠云廊古柏不是一次栽植而成,而是历代不断栽植而形成的历史产物。
翠云廊是举世无双的古老行道树,是蜀道上的一颗明珠,是我国历代劳动人民汗水浇灌的艺术品,是中华民族伟大创造力的象征。她不仅是规模宏大、历史悠久、保护完好的中国艺术珍品,而且是全世界的瑰宝。她蕴藏着丰富的旅游资源、自然资源和生物资源。近年来,当地政府正加速开发。随着旅游事业的发展,翠云廊将更加奇异的英姿、更加壮丽的景色迎接游人。
途中景观,其中还有汶川地震时的场景: |
|
第二天广元住宿: 骑车跑了一天,等回到住处又是天已经黑了。回到早上预订好的房间,就直奔浴室,出来几天了,一直没有条件洗澡,那感觉哦。等到热水冲到身上时,那个惬意啊、、、、、、哈哈哈! |